(本文初刊于《中国社会科学》 年第五期本文据《舒芜集》
(本文初刊于《中国社会科学》1982年第五期,本文据《舒芜集》)细读元稹《行宫》①元稹《行宫》云:寥落 ②古行宫,宫花寂寞红。白头宫女在,闲坐说玄宗 ③。这是很有名的诗篇。请让我先抄几条注释和一段评析:[注释]① 行宫:皇帝外出居住的宫舍。② 寥落:空虚、冷落。③ 玄宗:唐明皇李隆基,这是他的庙号。[简要评析]这是诗作作者通过写白头宫女在寂寞中回忆往昔的繁华,来慨叹昔盛今衰,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
(本文初刊于《中国社会科学》1982年第五期,本文据《舒芜集》)
细读元稹《行宫》①
元稹《行宫》云:
寥落 ②古行宫,宫花寂寞红。
白头宫女在,闲坐说玄宗 ③。
这是很有名的诗篇。请让我先抄几条注释和一段评析:
[注释]① 行宫:皇帝外出居住的宫舍。② 寥落:空虚、冷落。③ 玄宗:唐明皇李隆基,这是他的庙号。
[简要评析]这是诗作作者通过写白头宫女在寂寞中回忆往昔的繁华,来慨叹昔盛今衰,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深刻思考。全诗只有短短二十字,却把唐朝从天宝末年以后半个世纪来的社会变迁浓缩其中,其高度精炼的笔法令人赞叹。阅读本诗,应注意同白居易的《上阳白发人》相联系,如此便可弄清许多问题。白居易的《新乐府》写成于元和四年(809),反映的是唐德宗时代的社会问题。德宗李适于大历十四年(779)继位,在位二十七年,于贞元二十一年(805)卒,而《上阳白发人》的具体写作时期必在其间。又据《上阳白发人》诗中言所选入的白头宫女为“玄宗末岁初选入,入时十六今六十”,则可知是在天宝十五年(756)选入,而白居易写作此诗应在天宝十五年以后的四十四年时,即贞元十六年(800)。元稹写作此《行宫》诗是为呼应白居易《上阳白发人》中的那位年已六十的白头宫女。她(或她们)是以自己亲身体验来“说”玄宗的,并非只是道听途说。此点尤为重要,因为只有说自己的切身感受,才会有更深的沧桑体会。这首诗的主要特色在于含蓄有致,全诗的重心在于一个“说”字。由于这个(或这批)老宫女熟谙历史,深悉国家社会五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,因此可说的话题特别多,围坐之时便能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了。这一个“说”字,可以使读者生出无穷联想,而诗中只用一个字便予以概括,真是用得精炼之极,含蓄之极。
这个评析大致不差,可是比较粗,我们还要细读才是。
延伸阅读:
- 有福气的痣都有哪些?人体十处最有福气的痣相[图]
- ?(tún)犊小猪小牛桓范到了曹爽那里劝曹爽兄弟带天子至许昌[图]
- 泰小往大来吉亨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;亡[图]
- 又东三十里曰鲵山 鲵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美垩其上多金[图]
- 秬(jù)黑黍鬯(chànɡ)祭祀时用的香酒卣(yǒu)盛酒[图]
- 段翳封简书段翳字元章广汉新都人也习《易经》明风角有一生来学积[图]
- “蚀于”句高诱注“詹诸月中蝦蟆食月故曰‘食于詹诸’”腾蛇传说[图]
- (本文初刊于《中国社会科学》 年第五期本文据《舒芜集》[图]
- “临池学书”这一成语形容刻苦练习书法典出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[图]
- 绛晋国国都在今山西翼城叔向回答说“过去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地家[图]